伍氏獻文魚 只長骨頭不長肉
中時電子報╱徐尚禮/綜合報導 2008-08-23 03:37
中美古生物科學家發現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的「伍氏獻文魚」化石,見證了青藏高原隆起和柴達木盆地乾涸的過程。這一魚族在高鈣的湖水中艱苦生存,全身充滿巨大骨骼。
二○○五至○六年,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王曉鳴博士和與中科院幾位古生物學家一起,在青藏高原北部荒涼的柴達木盆地考察。在乾旱的古鹽湖沉積地層中,找到了一些古魚類的化石。他們將化石交給古魚類專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彌曼院士做進一步研究。
當化石整理出來後,科學家都大吃一驚。這一條魚全身遍布著異常粗大的骨骼,幾乎沒有多少空間可供肌肉生長,這在現代魚類中是聞所未聞的,在化石記錄上也僅在地中海北部沿岸發現過一例。這條魚是變種的特例嗎?不是。因為在同一距今約三百多萬年的地層中,還發現了四條相同的魚,以及很多零散的骨片,都有著同樣粗大的骨骼。
這些魚也不是因病變而長滿骨骼,因為其中三條魚的長度都在半公尺以上,估計年齡在十至十五歲間,就魚類而言算是高齡。
科學家經過兩年多的探索,終於破解了這條被命名為「伍氏獻文魚」的身世之謎。
原來約在五千萬年前,印度與歐亞大陸板塊相撞,青藏高原不斷隆起。高山阻斷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氣,青藏高原北部氣候持續變乾。原本水草豐富的柴達木盆地,慢慢蒸發成了荒漠和鹽湖。
由於湖水越來越鹹,到三百萬年前時,只剩下伍氏獻文魚還頑強的生活在鹽湖中,牠們每天喝著飽含石灰和石膏的苦鹹湖水。由於水中含有高鈣,牠們的骨骼不斷增生,以至於能長肌肉的地方都很少了。科學家認為,在柴達木盆地的古鹽湖中,伍氏獻文魚是苦撐到最後一刻的魚族。
張彌曼院士表示,科學家還挖掘了比伍氏獻文魚更深的地層,發現的魚化石並沒有骨骼變粗的現象,而較淺地層中,並沒有發現任何魚化石。可見伍氏獻文魚是柴達木盆地乾旱化的見證者。
中美科學家這一共同研究成果─《發現于柴達木盆地的骨骼超常粗大的魚化石及其與乾旱化的聯繫》日前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網路版。